隨着X射線晶體學在結構生物學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,高分辨率蛋白質結構解析成爲了理解蛋白質功能、配體結合及動態變化的關鍵手段。然而,獲取高質量衍射晶體仍然是一個挑戰,特別是當需要避免傳統冷凍方法對晶體結構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時。冷凍法雖然提高了晶體的穩定性和衍射數據的質量,但也可能凍結了某些功能相關的氨基酸構象,從而限制了對蛋白質在生理條件下動態結構的理解。
近年來,非冷凍條件下的室溫晶體學研究(Room Temperature Crystallography, RTC)逐漸受到重視。RTC不僅有助于捕捉更接近生理條件下的蛋白質結構,還能避免冷凍帶來的潛在問題,如晶體脫水、輻射損傷等。本文(Crystallization and In Situ Room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ion Using the Crystallization Facility at Harwell and Beamline VMXi, Diamond Light Source)介紹了一種基于Harwell的結晶設施和Diamond Light Source的VMXi光束線的室溫結晶及原位數據收集方法,提供了一種高效且自動化程度高的結構解析途徑。

實驗流程
1. 樣品准備與提交:研究者准備高度純化的蛋白質樣品,可選擇親自攜帶樣品到Harwell或郵寄樣品給工作人員代爲設置結晶實驗。
2. 結晶實驗:在Harwell結晶設施中,使用納米升結晶機器人進行結晶篩選和優化。根據研究者需求,設置合適的結晶條件(如蛋白質濃度、溫度、濕度等),並將結晶板放置在自動化成像儀器中監測晶體生長情況。
3. 數據收集:一旦晶體生長完成,結晶板被送至Diamond Light Source的VMXi光束線進行數據收集。光束線通過機器人臂自動加載結晶板,並使用機器學習算法自動識別晶體位置。研究者通過ISPyB界面選擇晶體並定義數據收集參數,光束線則自動收集高達60°旋轉的數據集。
4. 數據處理:收集的數據通過自動處理管道(如xia2.multiplex)進行合並和解析,生成高質量的結構數據。研究者可通過ISPyB界面訪問處理結果,並根據需要進一步手動處理數據。

晶體板中的序列晶體學:
(A) 結晶滴的光學圖像,白色框表示感興趣區域。
(B) 定義網格掃描點。
(C) 顯示衍射的熱圖。
(D) 來自超過9000個靜態衍射圖案的序列晶體學數據集產生的電子密度圖。
MiTeGen品牌的In Situ結晶板(cat#InSitu-01CL-40)在實驗中發揮了關鍵作用。這些結晶板專爲VMXi光束線設計,允許直接在結晶環境中測量晶體衍射數據,無需將晶體從原始環境中取出。這不僅避免了晶體在處理過程中可能受到的損傷,還提高了數據收集的效率和質量。In Situ-1型96孔板具有以下優點:
兼容性強:與VMXi光束線的設計完美匹配,確保數據收集的准確性和穩定性。
高通量:支持同時處理多個樣品,提高實驗效率。
減少幹擾:允許在晶體生長的原始環境中進行數據收集,減少了晶體處理過程中可能引入的幹擾因素。
易于操作:板的設計和友好的界面使得實驗設置和數據收集過程變得簡單快捷。
![]() | ![]() |
本文介紹了一種結合Harwell結晶設施和Diamond Light Source VMXi光束線的高效室溫晶體學研究方法。該方法通過原位結晶和數據收集技術,避免了傳統冷凍方法帶來的問題,並提高了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。MiTeGen品牌的InSitu系列結晶板作爲實驗中的重要工具,通過其設計上的優化和兼容性,爲室溫晶體學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。通過該方法,研究人員能夠快速獲得高質量的室溫晶體結構數據,進而深入理解蛋白質的結構、功能和動態變化。此外,該方法還具有廣泛的適用性,可用于多種類型的蛋白質和配體研究,爲結構生物學和藥物發現領域提供了有力工具。
未來,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,室溫晶體學研究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,推動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。
微信掃碼在線客服